锲而不舍 从技术员迅速成长为项目经理
今年28岁的杨胜其是市东阿县人,2011年,他毕业于湖南邵阳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对杨胜其来说,建筑行业并非自己从小的职业理想,但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他感觉从事工业设计还是一个比较高端体面的工作。大学毕业后,他来到长沙,进入一家知名的机械公司,做技术工作。
但开始工作后不久,待最初的新鲜感褪去后,杨胜其发觉,这与他在大学课堂中了解到的建筑工作相去甚远。“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工作应该比较轻松,工作环境也应当比较舒适,但事实上,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工地上,与众多建筑工人一样,吃住都在工地,白天干活,晚上画图纸,生活很辛苦。”杨胜其说,“而且由于地域原因,我没办法跟工人们顺畅交流,我只能用画图的形式,向他们传达我的意图。”
杨胜其不禁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大概用了半羊羔疯的治疗方法年的时间,我才慢慢适应这个工作,深切感觉到书本上的知识要靠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如果要做好这份工作,就不能眼高手低,开始渐渐习惯起来,对自己每天的工作也有了好感。”
2012年,在父母的要求下,杨胜其回到家乡,进入聊建集团第八建设有限公司,开始了“项目在哪儿,人在哪儿”的工作生涯。
最初的两年,杨胜其负责阳谷、项目的设计工作,第三年他开始负责泰安项目的设计加管理工作,如今,他已经升职为项目经理,跟随项目长期驻扎在河北保定。甲方协调、施工安排、工期计划、材料、人员等等一切巨细靡遗的事情,都要由他全权负责。而一般担任项目经理职位的大都在40岁左右,作为“85后”的杨胜其在背上“年轻有为”这个光环的同时,也面临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精益求精 身体力行诠释匠人精神
杨胜其擅长的是钢结构,这种建筑结构多用于搭建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从制作到搭建都需要高度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为此,杨胜其首先需要在加工厂拆图,明确加工厂前期需要制作哪些构件;等钢构件制作完成运到工地后,他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及核对,以保证构件误差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核对完成后,杨胜其需要带领同事做出吊装方案和预判,从吊车的走位到角度,都要做出详尽的计划;在钢架搭建完成后,为了确保钢架安装到位,杨胜其经常需要爬到几十米高的钢架上仔细检查,安装是否存在误差、尺寸是否合适、高强螺栓是否终拧。
而他攀爬的工具就只有一个普通的挂梯。“第一次爬的是一个37米高的钢架,挂梯会晃动,我虽然不算严重恐高,但还是手心冒汗,不过想到那么多同事和工人们都在看着我,咬咬牙就爬上去了。”杨胜其回忆说,不过如今,爬高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说起这些已经是一脸轻松。
除了这些技术工作,作为项目经理,杨胜其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管理。为了让工地各个环节顺利运转,他每天至少需要开四个会议。每天早六点是工人的全体会,由于工地人员流动性较大,每天都有可能有新人加入,杨胜其要每天讲一遍工作注意事项,叮嘱大家安全问题及工作流程;随后8点钟是监理例会,他要将每天的工作计划向监理进行汇报;晚上5点是现场协调会,由于同时有几个施工方在合作,所以根据各方的工作进度,进行协调配合;晚7点是班组长的汇报会,报告每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并确保施工材料是否已经到位。
“每个工程都有一个预计的工期,要确保能在化验检查这段时间内完成,我需要将所有工作合理分配到每个月、每一天,如果这一天的计划有拖延,那么我会尽量要求在第二天加快进度,否则工期会一拖再拖,影响公司成本和信誉。”杨胜其说。
守正创新 用实力获得领导与同事的肯定
杨胜其说,在聊建集团工作的四年时间是他飞速成长的四年。四年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到现在的项目经理,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能让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杨胜其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强烈的成就感,是在刚开始负责河北项目的时候。“当时建癫痫小发作如何治疗厂房需要用汽车吊来搭建钢架,但由于厂房高度较高,起初考虑不周全,导致用汽车吊无法完成,工程一度陷入僵局。”杨胜其说,自己当初在长沙工作时,曾见过履带吊,但当时工地上还没有尝试过,所以当他提出这个建议后,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但杨胜其并未放弃,他向公司说明了自己认为可行的理由,在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后,他开始画图、计算,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数据支撑,来证明自己建议的可行性。“履带吊需要20万的进场费,无论成功与否,只要设备进场,这20万已经花出去了,如果我失败了,便会给公司造成20万的损失。”杨胜其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于是更加不敢懈怠,所有的数据和图形再三计算核对,最终履带吊进场,证明他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
这个计划的成功让杨胜其获得了领导与同事的前所未有的认可。“成功的一瞬间,我的成就感无以复加,原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是这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济南癫痫”杨胜其至今提起仍有些兴奋不已,他说,自那之后他明白了,只有技术过硬,足够专业,才能服众,与年龄并无太大关系。
爱岗敬业 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不到三十岁的年龄,担任项目经理这一职务,让杨胜其在压力中工作得更加勤勤恳恳。他说,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通过五年的一线工作经验,让他的各方面的工作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这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热忱。所以尽管现在每天要接打近五个小时的电话,每个月只有两天能够回家,尽管未婚妻不止一次抱怨与他聚少离多,杨胜其还是坚持要做好这份工作。“我喜欢这份工作,它让我觉得充实且有收获,它可以承载我的梦想。”杨胜其坚定地说。
对于目前频频见诸报端的“工匠精神”,杨胜其也有自己的理解。“最重要是要对工作有兴趣和热情,要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才能让自己做到尽善尽美。”杨胜其说,目前自己身处项目经理的职位,深感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在外工作,我代表公司,我们整个工程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外界对公司的评价,所以我凡事都要做到最好。”
此外,身为“85后”的杨胜其也有着深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跟着自己出门在外做项目的团队和工人,他们的安全和生计都与自己息息相关。&ldqu我要尽自己所能,在保证工期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保证他们能够定期拿到工钱,保证他们的孩子能够上学,家人能够生活,我想,对工作岗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