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
近年来城区交通发展愈加迅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导致各种交通乱象的产生。道路越来越宽,交通却越来越堵,市民 出行难 问题日益突出。
机动车方面:随着私家车的逐渐普及,城区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不少司机为图方便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停车,因数辆汽车同时占道而致非机动车道部分路段完全阻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机动车在儿童癫痫病医院道路上随地停车、随意调头、郑州市看癫痫去哪看好久开远光灯的现象更是常见,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非机动车方面:由于便捷灵活,对年龄、骑行技术等要求较低,电动车成了多数人代步的首选,在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前提下,部分非机动车车主对交通法规了解较少,更有人对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逆向行驶、闯红灯、毫无预兆地突然变道或转向等违规违章行为不以为意;而遵守交通法规的非机动车驾驶人遇到无专用车道、专用车道被堵或路面凹凸不平等情况,也不得不转到机动车道行驶。
行人方面:近年来我市出现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的现象逐渐减少,但并未彻底杜绝,尤其是在红灯时间较长、无专设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不按交通面色青紫的原因信号指示过马路的行人不在少数。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基层建议治理交通乱象再加力度,切实解决市民 出行难 问题。
一、强化教育,提升整体素质。近年来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基本的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善,可见全民素质的提升、交通安全意识的树立是治理交通乱象的根本保证。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扎根市民心底。
加强对驾校培训严格性和完整性的监管,切实抓起科目一的培训与考核,杜绝重技能而轻理论的现象;组织交通安全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小区等活动,普及交通常识,在全市渲染遵规守章的安全氛围;定期针对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开展交通法规讲座,提高公共交通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科学规划,打牢硬件基础。增建地下停车场,在部分路段适量增设停车位,或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的前提下,开放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部分停车位租给外来车辆。完善各路口交通设施,城区道路改造或拆迁建设时,用移动信号灯临时 顶替 ,保障基本交通秩序。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改善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状况,让乘公交出行更加方便。
完善城区道路建设,适当拓宽主干道;对于缺少非机动车道的路段(如三角台周围)补充划设非机动车道,确保不同种车辆 各行其道 ;对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进行修补,改善路面状况,让非机动车 愿行其道 。
三、防治并举,拉紧约束红线。实行电动车上牌,实名制登记,纳入规范管理行列。完善电子化交通监管以弥补人力缺口。逐步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在监控路面交通运行状况的同时,对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实时监控,拍摄机动车占道停车、非机动车逆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使触碰红线者无侥幸逃脱机会。加大对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严厉的手段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并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以更加严厉的措施让人对违法违规行为望而却步。(徐慕婕)